核磁共振長久以來為物理化學分析之利器,自1980年後,新發明之成像方法(磁振影像,MRI)因為可以觀察活體三度空間的斷層影像而普遍地應用於醫學領域上。除此之外,磁振影像取影像時可以適當控制而得到不同參數的影像,如溫度、流場(flow)、水含量、分子擴散( diffusion)、 灌流(perfusion)、化學位移(chemical shift)、功能性(functional MRI) 及不同核種如氫、碳、磷等影像。使其應用更拓展至動物、植物、材料、食品科技及認知科學、語言學、心理學等人文科學上。
核磁共振攝影是近年來在臨床診斷上相當重要的影像工具。此種使用準確而不必侵入人體的方法為人體內部器官造影,對醫學的診斷、醫療和後續工作都十分重要。
核磁共振是指電子核在靜止磁場中,受電磁波激發而產生的共振現象,這裡面涉及到磁矩、自旋角動量、晶格弛緩、脈衝及擴散係數等專業領域,艱澀難懂,但若將之比喻為一盆水,不難發現其原理相當簡單。磁振造影利用磁場原理,使儀器改變體內氫原子的旋轉排列方向,原子核就會釋放吸收的能量,能量激發後放出電磁波信號,再經由電腦分析組合成影像,就是一般看到的 MRI 影像。磁振造影原理,是將人體置於磁場中以無線電波脈衝來改變區域磁場,激發人體組織內氫原子核的共振,而人體不同的組織,便會產生不同的磁矩變化訊號,再經過電腦處理,便可以呈現出人體組織的切面影像。至於磁振造影的磁場強度,則是以Tesla(特斯拉)磁力單位表示。
人體是個充滿水分的有機體,水分子的擴散是三度空間的隨機運動,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而改變運動速度。如果將人體視為一盆水,用力拍打盆子外緣,裡面的水會泛起一圈圈漣漪,此時如果將水指插入其中,原本呈同心圓的漣漪就會受到破壞。同樣的原理,人體內的水分子含有很多氫原子核,這些氫原子核本身又具有磁場特性,如同一個小小的磁鐵。核磁共振掃描是將人體置於強大且均勻的靜磁場中,再利用特定的射頻無線電波脈衝,激發人體組織內的氫原子核。MRI 對人體不具侵襲性,不會產生游離輻射,可多方向掃描,提供三度空間影像,又有高對比的解像力,是現代醫學不可或缺的診斷工具。它的好處之一是不論使用多少次,都不會像X光等傳統檢查方法一樣對病患造成傷害。
當組織內出現異常組織時,水分子的擴散即受到阻礙,我們就能透過核磁共振掃描所偵測的水分子運動速度差異,精確區別出正常與異常的組織來。早期,七至八成 MRI 檢查都是用在中樞神經系統,例如大腦、脊椎等,尤其是頭頸部構造複雜,相較於X光和電腦斷層,能夠多角度掃描的 MRI 更是診斷利器。近年來, MRI 的運用愈來愈廣泛,不僅逐漸應用到骨骼神經系統、腹部及胸腔,也可以用於血管攝影及膽道攝影診斷。目前可經核磁共振掃描檢出的疾病包括多發性硬化症、長期下背痛、惡性腫瘤、中樞神經感染疾病、先天性脊髓畸形、心臟血管疾病、新生兒代謝疾病、老年人退化性疾病、孕婦胎兒影像、腦功能性影像、腦微灌流影像、腦微擴散影像、三度空間重建影像、氫質子化學位移影像、脊椎脂肪抑制影像、腦脊髓液動態影像、腦下腺高解析動態灌流影像、腹部疾病如血管瘤肝癌等動態灌流影像、直腸攝護線高解析造影、肝膽胰道造影、心肺血管造影、乳房動態灌注影像等軟組織病變。此外,外科醫生還可以利用「磁振造影」科技繪製路線圖,做為動手術的指引。
此一科技可以讓醫生在手術前獲得許多有關病人病況的資訊。除了針對人體構造進行診斷,最新發展的功能性磁振造影檢查還可以觀察人體生理變化,例如可用於腦部探索心智功能,如了解過動兒腦內生理異常之處、使用不同語言的腦部變化等;也有人著手研究結合 MRI 和電腦斷層( CT )等其他檢查技術,呈現體內虛擬影像,如果技術純熟,就可以進行虛擬內視鏡檢查。